六博棋 | |
新闻来源: 更新时间:2018-12-13 点击数:3417 | |
一、简介 六博棋是古代棋戏的一种,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都非常盛行。这种棋由两人玩,双方各有六枚棋子。其中各有一枚相当于王的棋子叫"枭",另有五枚相当于卒的棋子叫"散"。行棋在刻有曲道的盘局上进行,用投箸的方法决定行棋的步数。据现代棋史学家的研究,这种古老的六博棋实际上是世界上一切有兵种盘局棋戏的鼻祖,诸如象棋、国际象棋、将棋等等有兵种的棋戏,都是由六博棋逐渐演变改革而成。 六博棋亦称博戏或陆博,出现在春秋战国以前,《楚辞·招魂》中记载了六博棋的形制和比赛方法:"蓖蔽象棋,有六簿些;分曹并进,遒相迫些;成枭而牟,呼五白些。"其中的"六簿"便是六博棋。 六博棋由棋子、博箸、博局(棋盘)三种器具组成。两方行棋,每方六子,分别为:枭、散(五枚)。因为春秋战国时的兵制,以五人为伍,设伍长一人,共六人,当时作为军事训练,两队人马竞赛,也是每方六人。由此可见,六博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。比赛时"投六箸行六棋",斗巧斗智,相互进攻逼迫,而置对方于死地。 二、发展 六博的发明很早,据研究,最迟不会晚于商代。春秋战国时期,六博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娱乐活动,当时称博戏。秦汉时期,博戏更加流行,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如汉代的文帝、景帝、武帝、昭帝、宣帝都很喜爱博戏。西汉时朝廷里设有博侍诏官,善博的人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并受到人们的尊敬,汉代还出现了专门研究博术的人和著作。南越王博物馆有一副"六博棋"的藏品。东汉以后,六博棋开始衰落,玩法逐渐失传,现存的有关史料零云散星,语焉不详,如何投掷著、茕,如何行棋,已不能详知。 六博棋玩法失传的原因,可能与人们对它的改造有关。因为到了东汉晚期,围棋日渐流行,而六博棋棋道相对简单,具有赌博性质,其衰落也就在所难免。但后来人们仍能见到它的影子,"博弈"一词中的"博"就是指六博棋,"弈"是指围棋。同时,历史在前进,战争形式也发生着改变,早期六博棋的六个子代表的战斗要素,也已经不能满足当时人们通过其学习兵法和磨练智慧的需要。于是人们开始进一步改造它,增加棋子,规范棋局,逐渐演变成古代象棋的雏形,直至唐代牛僧孺将其改造为现代象棋的雏形。后来经丝绸之路传至西方,被西方文化改造,形成现在的国际象棋。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《中国科学文化史》中明确提出,象棋是中国人创造的。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--六博与天文、象术、数学的关系,他说:"只有在中国,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,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,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。" | |
总页数:1 第 1 页 | ![]() |
上一篇:小劳术 下一篇:珍珠球运动 | |
【刷新页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 |